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绵阳四川路美食推荐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绵阳四川路美食推荐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蜀地指什么?
四川省
蜀地指的是四川省。因为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省。
蜀是我国四川省的简称,蜀地是指包括成都市,自贡市,资阳市,攀枝花市,南充市,绵阳市,泸州市,宜宾市,达州市,德阳市,内江市,广安市,雅安市,遂宁市和后设立的直辖市重庆等地区
四川是哪四条路?
川峡四路的行政管辖区域大致包括:今四川大部、重庆全境、陕西汉中,湖北恩施、贵州的安顺、贵阳、遵义、铜仁等区域,以及甘肃文县。 川峡四路(四川)与两浙路(江南)成为宋代最主要的两大经济区,成为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地,成都已经取代扬州,成为宋代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川峡四路的行政管辖区域大致包括:今四川大部、重庆全境、陕西汉中秦岭以南的子午河、星子山以西地区,贵州的安顺、贵阳遵义、铜仁等区域,以及甘肃文县。 益州路:治所益州(成都市),含今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德阳市辖区县和绵阳市的安县、北川、江油等地。 梓州路:治所梓州(四川三台县),含今绵阳市的三台县、盐亭县,遂宁市、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南充市、广安市、泸州市,达州市的渠县、达县、大竹和重庆合川市、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璧山县、綦江县、荣昌县、永川市、江津市及贵州省的六盘水、毕节和云南昭通等区域。 利州路:治所兴元府(陕西汉中),含今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平武县,巴中市、广元市和陕西的汉中市等区域。 夔州路:治所夔州(四川奉节),含今四川万县地区、黔江地区、涪陵地区,以及达州市的万源、宣汉、开江,重庆市的长寿、江北、巴县、万盛区及贵州省的安顺、贵阳遵义、铜仁等区域。 “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到元朝时,正式设置了“四川行省”。四川的名称由此固定下来。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陕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川峡四路的行政管辖区域大致包括:今四川大部、陕西汉中秦岭以南的子午河、星子山以西地区,贵州的安顺、贵阳、遵义、铜仁等区域,以及甘肃文县。
此四川为地理区域概念,非行政代码。
中文名
川峡四路
外文名
chuan xia four districts
地理位置
以四川盆地为主体的巴蜀地区
四路名称
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
方言
汉语四川话
四川为什么叫四川?
四川这个名称的来源,要从宋朝说起。
在北宋之初,先是在今四川盆地一带设置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称“川峡二路”,后来又把二路合并为川峡路。到了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将川峡路分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广元)、夔州(今奉节)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到了南宋,又把“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词开始作为行政区划名称,这就是四川名称出现之始。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正式建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为“四川省”,这是“四川”省名得名之始。至此,四川做为省名一直沿用至今。
从古至今,四川省辖区范围一直变化不定。19***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原四川省重庆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组建重庆直辖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目前四川省行政区域。四川省辖区面积484144.02k㎡,居中国第五位,18地级市,3个自治州,16县级市。人口8262万人(2016年统计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绵阳四川路美食推荐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绵阳四川路美食推荐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