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防止招投标信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如何防止招投标信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规避招标如何预防?
规避招标有几种手法:
一是肢解工程来进行规避招标。建设单位将造价大的单项工程肢解为各***项工程,各子项工程的造价低于招标限额,从而规避招标。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就发现某单位将办公楼装修工程肢解为楼地面装修、吊顶等项目对外单独发包。
二是“大吨小标”的方式进行招标。这种做法比较隐蔽,主要是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最后按实结算。在审计过程中就曾经发现某单位一开始连设计过程都没有进行,直接以一张“草图”进行议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再重新进行设计,最后工程结算造价也大大超过投标限额。
三是打项目的时间差来规避招标。曾经发现某单位先将操场跑道拿出来议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再明确工作内容不仅仅是操场跑道同时还增加篮球场工程,当然造价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四是在信息发布上做文章,要么限制信息发布范围,要么不公开发布信息,规避公开招投标。
五是部分施工单位多头挂靠搞围标。一家施工单位(包工头)挂靠数家施工企业参加投标,通过编制不同的投标方案拦网围标,从而将其他投标人排挤出局;在有的工程招投标中,甚至所有的投标单位均为一家挂靠,严重破坏了建设市场的公平竞争。
规避招标的行为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防范?
规避招标的行为主要有两类:
一是将一个较大项目化整为零,使之低于规模标准;
二是隐瞒项目实际情况,强调项目的特殊性,把应强制性招标的项目纳入到非强制性招标的范围;
三是故意拖长合同的执行期,并***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从而很难确定合同总金额,先签一个小数额的合同,执行完毕再续签若干次,既满足了***购需求,又达到规避招标的目标等。防范措施很多,根本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严格项目审查,把握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制止违法行为,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二是严肃查处规避问题,按照省专项治理提出的“三个一律”的原则办理,以正纲常、以儆效尤。
招投标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招投标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不对称风险:即甲方和乙方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甲方可能拥有不完全的投标信息,从而影响其正确选择乙方;
2、合同协议风险:即乙方可能凭借其信息披露的优势,给甲方带来合同协议的不利条款;
3、延误完成风险:乙方可能因自身原因未能及时完成招标项目;
4、乙方违约风险:乙方不具备或担保能完成招标任务的能力,导致甲方因乙方违约而遭受损失;
5、不完全监督风险:招标过程容易出现操纵招标的情况,甲方可能无法完全监督乙方的行为。
针对上述风险,建议***取以下防控措施:1、认真研究各投标方的资质,结合实际情况对投标方进行评估,并结合报价做出合理抉择;
2、在签订合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订立明确有效的合同,明确履行义务和责任;
3、做好招投标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文件记录及监督制度,充分检查乙方的保证能力,以及乙方是否根据合同要求履行职责;
4、完善投诉投诉机制,出现协议条款存在网络法律风险时,立即解决和处理;
5、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加强对投标和合同经办人以及其行为的监督,有效缓解和预防招投标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防止招投标信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防止招投标信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