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美食评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美食评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评价上海菜?
  2. 有人说本帮菜就是上海菜,上海菜就是浓油赤酱,你认可吗?你心目中的上海菜应是怎样?

如何评价上海菜

要想评价上海菜,首先要理解江浙两省的美食传统,才能理解上海菜的本质。最早对上海菜 产生影响的,是苏南的口味。从地质上看,上海就是苏锡常平原在长江冲击下往下游的延伸,苏州无锡的农民早在明清两代就来到了上海。这些人继承了苏锡等地的口味,把对甜食的热爱发挥到了极致。今天前往上海西南郊的松江、青浦、奉贤等地吃农家菜,甜口仍然是菜品的基调。但在甜味之外,上海菜在成型时还接受了浙菜的影响,咸鲜的口味也融合了进来。

上海美食评论(上海美食评论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海人过年必吃腌笃鲜,这是一道带有浓郁江南慵懒风情的菜肴,菜里的三大灵魂配料是冬笋、咸肉/火腿和鲜腿肉,前两者的原料灵感都来自浙菜。从浙江山林里挖出的鲜嫩竹笋和来自金华等地的火腿咸肉,在小火慢炖下与新鲜猪肉合为一体,越煮越鲜,历久弥新。

从浙菜流传过来的还有对海鲜的热爱。凉拌海蛰头总是酒席宴间的头盘凉菜;毛蟹年糕是主妇随手可做的一顿简餐;醉蟹醉虾则裹挟着酒气为精明的上海人带来了难得的糊涂……… 本帮菜可谓江浙两省菜品的集大成者,在甜与咸、农产与海产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但仅仅看到这一层还不够。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上海菜受到海外的影响更大,并把西餐融入了上海菜的传统风味里。

上海美食评论(上海美食评论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都知道日式猪排饭,但其实上海炸猪排是与日式猪排齐名的改良西餐。只不过和日本人吃猪排蘸咖喱酱不同,上海炸猪排的唯一吃法是蘸辣酱油——另一种源自英国的混合酱汁。炸猪排只是海派西餐的一个代表,还有改良自俄国菜的海派罗宋汤、上海色拉;改良自法餐焗蜗牛的烙蛤蜊、烙蟹斗;改良自德国菜的海派汉堡、牛肉饼等等,都是上海作为中国对外门户最骄做的标记。

口味偏甜、精致小巧、食量偏少、过于追求菜系的色形香味,似乎饮食习惯也无不尽显江南的吴侬细语。地方菜系的形成是当地民风与历史文化的沉淀,江南非要小碗小碟、精致美观、嚅动小口慢吞吞的吃,这就是习惯养成;北方人急火火大碗吃肉喝酒,要的是一个酣畅淋漓,饮食习惯也传递出人们日常思想行为与个性品质。

上海美食评论(上海美食评论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本帮菜就是上海菜,上海菜就是浓油赤酱,你认可吗?你心目中的上海菜应是怎样?

我本人不是上海人,但是我爷爷以前在上海待过多年,以前在老家夜吃过上海菜,因为我是徽州人,徽菜也是有名的,总体上来说,我还是喜欢徽菜。

上海的本帮菜的由来也是由于清末的通商开埠融合了南北菜系但是以甜为主,偶尔调剂口味还是可以,接受不了长期依赖这样的口味,对于本帮菜正宗的做法建议去老法租界去品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美食评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美食评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